专注于SCIE深国交备考2024及校园生活
前些天,阿择老师看到一篇文章,里面仔仔细细地罗列了来自北京和上海的五个家庭,他们分别在孩子教育上的投资和花费。
里面的五个家庭,年收入都已过百万,妥妥的中产及以上家庭,听起来有些凡尔赛,却也跟所有家长一样,都想为孩子博得一个美好未来。
他们有砸钱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,有持续投资孩子的英语和思维的,有把孩子送进国际化学校的,也有带孩子在高考体制里摸爬滚打的……
图源 | pixabay
今天,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花费情况——
01.
“我年薪百万,孩子教育花掉一半”
第一组家庭,来自北京朝阳区,爸爸是互联网从业者,家庭年收入大概100万,用在孩子教育方面的花费就有45万。
家里有两个儿子,老大初一,老二小学四年级。两个孩子上的都是公立学校的国际部,每年下来学费共花掉20万。
接下来就是辅导班和兴趣班的开支了。
大儿子学业压力大一点,父母为他请了家教,一周三次,200元/小时,每次至少两小时,这样算下来一年就是6万。除此之外,还报了一个在线英语外教课,一次100元,一周三次。
老二也请了家教,花费跟哥哥差不多。在线英语外教课,一年花费2万。还给老二报了素质课程,比如高尔夫一年得充值5000元,油画200元/次/周。
除了这些,夫妻俩还会给孩子报夏令营和冬令营,或者全家一起旅行。当然,还有一些游玩项目,一家人大概每两周一次滑雪,仅孩子们的滑雪教练费就是1800元/3个小时。
家长说,上校外培训班已是同班孩子的常态,国际部上课进度很快,学得吃力的孩子就不得不上培训课或请家教。
粗略算下来,两个孩子一年在教育上的花费要四五十万:
那么,他们为什么给孩子选择国际化道路呢?
爸爸说,自己也曾是留学生,享受过留学带来的红利,当年他留学回来后,发现自己的机会和平台比别人好很多。“想要跨越阶层,还是需要圈子。所以吸取自己的经验,我希望可以送孩子去一个相对不错的学校留学。”
相比于周围那些收入很高但买名车名表的人,这位爸爸更愿意把钱花在孩子的教育上。他认为,只有投资在教育上,才能将自己家族的财富和文化水平一代代延续下去 。
第二组家庭,就更厉害了,他们来自上海,妈妈是创业公司创始人,年仅35岁,家庭年收入就超过了500万,在孩子教育上的花费是83万。
这个家庭同样选择国际化教育道路,孩子们不参加中高考。妈妈坦言自己没有学业焦虑,主要想培养孩子们的艺术和体育才能。
今年姐姐10岁,走艺术路线,弟弟8岁,走体育路线,学费每人每年20万,根据阿择老师的经验,这个学费属于比较贵的那一类国际学校收费啦。
与别人不同的是,他们几乎不给孩子们报语数补习班,就只是狠抓孩子的英语。他们给姐姐报的是线下小托福+线上英语私教,前者1200元/小时,后者一小时350元/小时,英语一年花10万元左右。
另外,姐姐非常喜欢跳芭蕾,一周有2次1200元/小时的课程+5次200元/小时的练习课程,算下来在芭蕾舞上的花费是16万/年,后面还在筹划给姐姐报一个唱歌班。
弟弟上的课就更多了,有奥数、英语、足球、网球、跆拳道、钢琴课,每天都有,轮着上。网球花费10多万,还有夏令营和冬令营等等。
不算学费,姐弟俩课外班的花费大概是这样的:
图源 | 深燃
妈妈说自己不会刻意计算在孩子的兴趣班上花了多少钱,她更在乎的是孩子是否有需要,有需要就报、就执行。
这组家庭养娃比较佛系,妈妈自己没有参加中高考,所以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应试体制里。但这并不代表家长们就没有要求,孩子们也会有自己的考试,妈妈要求他们的学习成绩保持在全班前1/3就可以了,除此之外,必须要拥有1-2项特长。
艺术和体育比赛非常残酷,它带给孩子们意志的磨砺和自律的培养至关重要,其压力也一点都不输给应试教育。
妈妈认为,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长,孩子无需样样都强,术业有专攻,只要在一两个方面很厉害就ok了。
图源 | pixabay
第三组家庭,来自北京海淀,妈妈是企业高管,家庭年收入150万左右,在教育上的花费占了63万。
这一家感觉属于被迫焦虑+鸡血型,哥哥6岁、妹妹3岁半,他们的压力是从朝阳搬到海淀开始的。
以前住在朝阳区,妈妈更崇尚素质教育,不让孩子上学科类辅导班。所以哥哥在五岁以前的课都以玩为主,学了游泳、体能、功夫、橄榄球、乐高、画画、围棋等。
但后来有了妹妹,两个都上国际学校压力是有点大,所以才上了公立学校。
来了海淀区之后,这边的家长都很疯狂、很焦虑,大家都在鸡,你不鸡也不行。
被迫内卷的妈妈,也只能跟上节奏,让俩孩子奔波在辅导班的世界里。给哥哥接二连三地报了很多数学辅导班,给妹妹报的班有英语课、思维课,艺术类的有奥尔夫音乐、舞蹈、钢琴、画画、体能等课程,也是每天轮着上。
作为过来人,这位妈妈还给了大家一些建议:机构要严选,不能扼杀孩子原本的想象力;孩子天生会有很大的差异,所以报课要针对孩子的特点来;认字太晚会影响孩子的自主阅读能力等等。
妈妈说,综合下来,在孩子教育的花费大概是这样的:
第四组家庭,来自北京朝阳区,家庭年收入150万,教育花费大概25万的样子。
这位妈妈养娃也是偏佛系。她说,由于自己小时候得到的父母陪伴很少,所以希望当自己为人父母以后,能多陪伴孩子。她认为教育不应该是培养学霸,而是让孩子拥有一个好身体和好习惯。
一年下来,他们在孩子教育上的花费,大概是这样的:
*他们家目前只有一个孩子
第五组家庭,来自北京顺义,家庭年收入200-300万,教育年花费40万,也给孩子选择了国际学校。
这位妈妈也不算焦虑的妈妈,生小孩之前是事业型,工作很忙,现在是一位全职妈妈,她觉得陪伴孩子成长是非常珍贵的经历。同时,孩子的眼界和创造力,才是教育的重中之重。
目前她的女儿8岁、三年级,在教育上的投资大概是这样的:
*他们家目前也只有一个孩子
看完这五组家庭各自的情况,阿择老师不禁对这些家长有些敬意,你会发现,收入水平越高的家庭,反而不会太焦虑。
他们有着非常清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,他们知道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人,知道什么道路最适合自己的孩子,更明白什么样的能力和品质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。
所以,他们在花钱的时候,很舍得,很清醒。阿择老师觉得,这才是家长应该有的样子。
图源 | pixabay
02.
对于孩子的教育,
有人理智清醒,有人却焦虑盲目。
去年,面向全国十万公众进行调查后,《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》发布了一份报告,结果显示:2020年花钱排行榜上第一位是教育培训,占比达到了32.44%!
图源 | 央视网快看 视频截图
调查还显示,最近六年,中国百姓的教育培训消费意愿一直呈明显上升趋势,终于在2020年迎来最强爆发!
图源 | 央视网快看 视频截图
看了这个报告,阿择老师觉得过于真实了,这都是各位家长的功劳啊。
放眼望去,如今家家户户但凡有孩子的,都会给他报个辅导班、兴趣班啥的,家长们为孩子的教育花钱,那是相当阔绰。
但仔细想想,是否每个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时,都真正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呢?
并不一定。
在教育面前,有人保持清醒理智,有人却盲目从众,无端焦虑。能像文章第一部分里大部分家长那样,保持清醒理智的家长并不多,不少现实中的家长还是看了别人报,他们也报,看了别的孩子学,自己孩子也得学。
就这样,一个焦虑的家长传向十个焦虑的家长,十个传向百个……到最后,所有家长都陷入焦虑和恐慌当中。
前段时间,一个微博大V用户@ 耐总Lee 发文晒了一张聊天记录图片,大概意思是一位孩子刚上小学的深圳妈妈,说自己跟孩子他爸干了一架,原因是孩子一年教育支出已经到10万了。
图源 | 微博用户@ 耐总Lee
这位妈妈原本的主诉和困惑是:在深圳,孩子一年教育支出10万块算多吗?
说着说着,就暴露了她焦虑和失控的心理状态,她说:“发现自己太天真了”“周围的人都在报,你不多学点哪里跟得上啊?”
最后还发出质疑:“你说我是不是给孩子报多了呀?”
与博主态度不同的是,阿择老师并不打算站在这位妈妈这边,并不是我不赞同她给娃报的班多或者少,而是她对于自己娃的教育,仿佛总是摇摆不定、盲目从众。
阿择老师还看到过一位家长,一口气给孩子报了四个兴趣班后,还弱弱地发出疑问:“不会输在起跑线上吧?”
图源 | 心测网
这像极了我们常说的剧场效应——即在一个狭小的电影院里,当前排的人开始站起来看电影的时候,后面的人也不得不跟着站起来。因为别人都站了你不站,那么电影你就一点儿也看不到了。
报辅导班也是一样,别的孩子都报了,那么你就不得不报,这种畸形的教育现象,有时候真的足以摧毁一个家庭。
去年,一知名培训机构因为疫情经营惨淡,最后卷款跑路了。
一位妈妈奔溃大哭:为了给孩子交辅导班学费,我把家里唯一的房子都卖了,从头到尾交了三四十万!
图源 | CCTV2
而拿这笔房款去给孩子报辅导班这事,她丈夫原本是不知情的,她是瞒着家人做下的决定。
事情公开后,她的家人对她说,再拿不出来钱就滚。
图源 | 视听
看完这个新闻,众网友炸了,大骂培训机构太没有良心了。
但阿择老师的关注点却在这位妈妈身上,这位妈妈的确值得同情,因为有这样不幸的遭遇。
但是,为了搏孩子一个未来,何苦要用这种孤注一掷的方式啊!卖掉唯一的房子,砸着自己的血汗钱上补习班,这样的教育投资,是不是太不理智了呢~
要知道,教育投资,并不是越多越好,而是需要量体裁衣。
更夸张的是,我们还会在网上看到很多家长分享自己一路走来的报班经验,于是一大波家长蜂拥而至,纷纷观摩。
家长分享报班经验 图源 | 吉米妈文章截图
阿择老师觉得,每个孩子天生就不同,身为家长,我们大可不必把其他家庭和孩子的教育模式硬套在自己孩子的头上。
我们报辅导班,一定是基于补弱的初心;我们报兴趣班,一定是基于孩子的兴趣;我们投资教育,也一定是遵循独特而非统一的教育理念。
03.
如果你爱孩子,
就请不遗余力地让他成为自己。
前些天,一篇名为《北京第一代“鸡娃”给大家讲讲内卷教育的切肤之痛》的文章很火。
在这篇文章里,一个自称为王食欲的95后女孩,幽默风趣地讲述了自己从小到大接受的鸡血教育。女孩被妈妈鸡到了大名鼎鼎的北京四中实验班,大学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,目前职业是编剧、作者,看上去似乎算不上是最成功的鸡娃结果,但却一定是遂了孩子的兴趣和心愿~
图源 | Vista成长实验室 王食欲和她的古筝老师
有意思的是,这位妈妈又在此公众号上写了一个续集,回应网友的关切和女儿的一些困惑。
不过,让人意外的是,这位鸡血妈妈在文章开头就说:“我有点后悔把她鸡到了北京四中。”
为什么呢?因为当她回看来时的路时,她认为,让孩子成为一个幸福的普通人,才是最重要的。
幸福的普通人,就是能够找到人生支点的人。这个支点不应该是成绩、分数、工作成就、名声威望等一切可以被量化和横向比较的事物。相反,人生的支点应当是因人而异的。
孩子喜欢游戏,也不要用传统思维一竿子打死,因为你可能折损了一位出色的竞技运动员。
成功,从来没有一个普世的标准,鸡娃也不应该沿用千篇一律的方式。
图源 | pixabay
纪伯伦在《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》中这样写道:
你的儿女,其实不是你的儿女。
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。
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世界,却非因你而来,
他们在你身旁,却并不属于你。
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,却不是你的想法,
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。
……
所以,你的孩子终将会有自己的世界,自己的思想,自己的兴趣,和自己的热爱。
而父母要做的,就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,鼓励他成为那个不可替代的独特的自己!
最后,对于教育,如果你还是偶尔焦虑,或有些许迷茫,阿择老师以下建议希望对你有用——
1.对孩子的教育投资,并非砸钱越多,效果越好。
2.当为孩子做出一个决定时,冷静思考是孩子需要,还是你需要,还是受周围人影响。
3.精简孩子的兴趣班,允许孩子偏科,但一定要有一技之长。
4.不以横向比较谁的孩子最厉害,而是纵向对比孩子的昨天、今天和明天。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华南帮你升学
推荐阅读:
版权声明:“备战深国交网”除发布相关深国交原创文章内容外,致力于分享国际生优秀学习干货文章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原谅,并联系微信547840900(备战深国交)进行处理。另外,备考深国交,了解深国交及计划参与深国交项目合作均可添加QQ/微信:547840900(加好友时请标明身份否则极有可能加不上),转载请保留出处和链接!
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,请将您的合作方案发邮件至v@scieok.cn
本文链接:http://statistics.scieok.cn/post/1894.html
未标注”原创“的文章均转载自于网络上公开信息,原创不易,转载请标明出处
深国交备考 |
如何备考深国交 |
深国交考试 |
深国交培训机构 |
备战深国交 |
联系方式
Copyright www.ScieOk.cn Some Rights Reserved.网站备案号:京ICP备19023092号-1商务合作
友情链接:X-Rights.org |中国校园反性骚扰组织 | 留学百词斩 | 南非好望角芦荟胶 | 云南教师招聘考试网 | 备战韦尔斯利网| 备战Wellesley